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7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一個好的領導人,除了熱忱與行動力是必備之外,可以由其領導風格中看出其領導特質所在。譬如:領導者是一個人完成所有的事的風格,那這種領導人特質不是自己能力超好就是溝通能力不好,要不然就是不放心別人的能力…。再如有的領導人不擅工作,但擅於知人善任,讓其他人能發揮所長,這也是一種風格……。

一個好的領導風格,除了由領導人的個人特質決定之外,個人認為也需考量到團體整個成員的能力與特質,二者調配得宜,自然團體運作會順暢。如果是偏於一方,團體與任一方就會有問題產生。此時領導者最需的特質就是看清全局,把自己抽離出來,觀察自己與團體成員的能力與特質,如此來決定體的走向與風格,相信每個團體成員都會在其中游刃有餘的;反之,如不能知人善任,又想做團體成員無法做到的事,那只會累了領導人自己而已。

仙峰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星期四在大家盡心盡力合作下,圓滿了師公此生最後一件大事。感恩所有參與居士大德,也感恩師公的示現,讓更多人回到仙峰寺,認識仙峰寺,進而加入仙峰寺!

        師公在我們沒有預料中往生,要我們不要悲傷,要快樂,因為他說他要去西方是件值得高興的事,所以大家都是抱著替師公圓滿最後一件大事的心態來籌備讚頌會。內心雖不捨,但也都放下這份不捨。到讚頌會末了,要繞棺時,才讓人驚覺到師公真的走了,看著火化出來的骨灰,磨粉、和奶粉、地瓜等和在一起成為糰狀,每個人手握一糰,再到出海普供養,看著師公就這麼不見了,心裡的無常,震盪著每個法眷、俗眷的心中,師公往生前最後說的法就是空,他也身體力行做到了!

仙峰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明天就是小年夜了,傳心在此僅代表仙峰寺部落格,給這一年支持我們的所有善男子、善女人拜

個早年,

仙峰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談到三昧力,《大乘大義章》中,鳩摩羅什大師曾提出三種見佛三昧,文云:
 
「見佛三昧有三種:一者菩薩或得天眼、天耳,或飛到十方佛所,見佛難問,斷諸疑網。二者雖無神通,常修念阿彌陀等現在諸佛,心住一處,即得見佛,請問所疑。三者學習念佛,或以離欲,或未離欲,或見佛像,或見生身,或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是三種定,皆名念佛三昧。……是以為未離欲諸菩薩故,種種稱讚般舟三昧,而是定力雖未離(欲),亦能攝心一處,能見諸佛,則是求佛道之根本也。」
 
此段經文說明念佛三昧力亦有淺深,上者得神通力見佛問難,下者至少能成就定中見佛,如般舟三昧即是。而禪定力為何能見佛呢?鳩摩羅什大師繼續闡明佛之夢喻:因為一般人認為只有得神通後,才能以神通力至佛國土見佛,而不知、不信以禪定力亦能見佛。所以佛在《般舟三昧經》以夢為喻,說明以夢的力量,可以把心裡的事情顯現出來;若夢中即能到能見遠方之事,更何況禪定的力量?而此定力見佛的前題是建立在──佛是由我們心想而現的(唯心所現),所見之佛,不自外來,我亦不往,但專想成定,定則見佛。所以說:
 
「如人以夢力故,雖有遠事,能到能見。行般舟三昧菩薩亦復如是,以此定力故,遠見諸佛,不以山林等為礙也。」
 
  從這段話中,看出鳩摩羅什大師非常肯定,見佛的主要力量,在於定力的成就。又在前面眾生障中所引用《攝大乘論》的顯現甚深義中,說明是因為眾生自己有障礙所以不能見佛,但在世親菩薩及無性菩薩的解說中,都補充說明是因為眾生沒有奢摩他力之故。釋文以器全,方有定水,來比喻月影須假定水方現,說明了三昧力在與佛感應(即喻中水中月影)之重要性。而在此一段文中亦將定力與遮障做一體雙面的陳述,使我們認識到定力與遮障有相對性之意義。《攝大乘論釋》云:
 
「眾生身中無奢摩他清潤定水,佛影不現,非如來過,是眾生失。」
 
又《大智度論》亦有三昧能除障的說法:
 
「於念佛三昧,心得定時,罪垢不障,即得自佛,聞佛說法,音聲清了。」
 
另《思惟要略法》中,亦認為觀佛之法,須先於定心觀像成就,才輾轉進而觀佛生身、法身(功德)及十方諸佛等。經言:
 
「閉目思惟,繫心在像,不令他念,若念餘緣,攝之令還。心目觀察,如意得見,是為得觀像定。當作是念,我亦不往,像亦不來,像亦不來,而得見者,由心定想住也。……心住相者,坐臥行步,常得見佛。然後更進生身、法身。得初觀已,展轉則易。」
 
所謂初觀像,即必須心想成就,歛意入定,於定中觀佛,這又是一個以三昧力見佛的有力例證。其他還有《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阿彌陀經》的「一心不亂」、及《大乘起信論》的「眾生依於三昧,乃得平等見諸佛故。」 都可證明三昧力的成就,是與佛感應的重要因素。
 
  當然,這裡所指的三昧力,不是一般的禪定,而是專指念佛感應的三昧。此三昧力具有三個特質:
 
  1、它具有心一境性的禪定特質,與一般四禪八定之定力相應,以心清淨故智慧易明而伏諸惡覺觀,能破昏、散等煩惱,令五根束縛減除,使行者遮障輕薄。
 
  2、它是透由念佛法門的運作而成就的,雖然念佛法門的層次有很多,但同樣都相應於佛的功德。所以此三昧力中已隱有佛的功德力,隨念佛方法不同而招感不同層次的佛功德於行者的心性中。而佛功德力亦具有破除眾生遮障進而令障輕而見佛之意義。
 
  3、它能進而與法性相應。因為佛功德的感應,是法性的顯現;它既然與佛功德相應,必也相應於大乘緣起空性之理,而隨行者相應的淺深,同時即成為三昧力淺深的所在。
 
  總之,當我們透過不斷修習念佛的方法與佛功德相應、與空理相應,所成就的三昧力就叫做念佛三昧。而且,不同的方法、不同的空性理,所見的感應境界即不一樣;感應境界不同,即是三昧力不同。所以,雖然都稱為念佛三昧或見佛三昧,可是使用的方法和所相應的理不同,所呈顯的三昧力也不一樣。比如說:依信有阿彌陀佛之理而持名念佛的三昧,和《圓覺經》之修觀契入法性得見十方佛心之三昧、《大乘止觀法門》依假想觀觀佛像成就的三昧、《觀經》觀落日成就的三昧,其實都是不同的三昧力。至於每一個方法跟每一個理論背後所相應的三昧力,到底其樣態如何,這部份留待另文探討。
 
 
陸、信心的建立
 
 
  從上來的感應說中,可以推出一個重要的課題,即是信心的建立。筆者認為信心的建立,是感應能否成就的重要關鍵。此節即對此進行分析說明。
 
  提到信心,經論中對它有許多讚美之詞,歸結來說可分為四點:
 
(一)信是諸行的增上。一切行為因為信心而易於成就。
 
(二)信是諸行之首。在修行過程中,信為其起點,如:信解行證中,以信為前導;菩薩的五十二階位中,以十信為初首;五根、五力的信、進、念、定、慧中,亦將信置於首位。
 
(三)信是一切善法的根源。如《華嚴經》云:「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法。」
 
(四)信於佛法中能入、能取。如《大智度論》言:佛法深遠,唯佛與佛乃能相知,而若能有信,則雖未成佛,即能以信力入於佛法,於佛法寶山中自在取用。故言:「佛法大海,信為能入……如人有手入寶山中,自在取寶,有信亦如是。」
 
  這是通約佛法的修行過程來說,則信心的重要性已是不容置疑的。而在與佛的感應法門中,信心更有其不可取代的地位。如藕益大師在《佛說阿彌陀經要解》中說:
 
「信願為慧行,持名為行行。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
 
這是淨土宗師對於信心之於念佛感應法門之重要性的極言。筆者聽過所謂「信」有三種層次的說法,即信實有、淨信和信解。信實有是指相信事物存在的實有性和真實性;淨信是指以真誠、清淨的信心來接受它;而信解則是從深層的知見、理解的智慧層次來受持。這裡所指的信心建立,是希望至少能有最基本的信實有的信心,而朝淨信和信解的層次提升。一般人相信有佛菩薩的存在,只是粗淺的從信實有的立場出發,而若從信解的立場,了解諸佛菩薩具有無邊的神通功德、慈悲願力,及法性色心不二、唯心所現等理論,建立起諸佛菩薩隨時隨地與我們相感應的知見,更能以此建立深厚的信心,畢竟達到法性上的疏通,發揮感應的功效。然而,在與佛菩薩的感應中,信解到底能產生什麼力用呢?在《大乘止觀法門》中說:
 
「是故行者若供養時、若禮拜時、若讚歎時、若懺悔時、若勸請時、若隨喜時、若迴向時、若發願時,當作是念:一切諸佛悉知我供養、悉受我供養,乃至悉知我發願,猶如生盲之人,於大眾中行種種惠施,雖不見大眾諸人,而知諸人皆悉見己所作,受己所施,與有目者行施無異。行者亦爾,雖不見諸佛,而知諸佛皆悉見己所作,受我懺悔、受我供養。如此解時,即時現前供養,與實見諸佛供養者等無有異也。」
 
這說明了,雖然我們的無始無明業障使我們不能現見諸佛,就如同一出生就是瞎子的人一樣;可是以此信解的力量,知道諸佛當下即能見到我們,受我們禮拜供養,則一樣能成就禮拜、供養的功德。這種理念,其實歷代祖師已將它融入在佛門儀軌中,讓後世佛弟子在日常生活中,自然地受其薰陶。如受戒儀式中的請聖,就是請諸佛菩薩光降壇場;爐香讚的「諸佛海會悉遙聞」、「諸佛現全身」也是在表達諸佛菩薩當時與我們同在道場的意思;大懺悔文的「普賢行願威神力,普現一切如來前,一身復現剎塵身,一一遍禮剎塵佛。於一塵中塵數佛,各處菩薩眾會中,無盡法界塵亦然,深信諸佛皆充滿。」也說明是信解之功;梁皇寶懺、蒙山、焰口中迎請十方諸佛加持壇場,和《淨土往生懺願儀》中的嚴淨道場等等,都是從信解法性和佛功德的立場,達到諸佛感降、見佛懺悔的作用。在這些中國祖師所制的儀軌中,可以說都是運用了這種理念和方法,將感應之理和信心相應起來,而產生許多不可思議的感應事蹟。而這些儀軌,都可以算是一種感應的法門。
 
  在肯定了信心在感應說中的重要性之後,下面將繼而分析其之所以能成就感應的理由,這可以從四個角度來談:
 
  一、從心境相應的角度來看:眾生即使只是從信實有立場出發,但只要能相信有佛菩薩的存在,在眾生染淨紛雜的心海中,就能建立起歸依於佛的方向。藉由信心的建立,而確定了所緣的對象;有了所緣境,才能前念、後念相續不斷於一境轉,而成就三昧力心一境性的特質。又由於所緣的對象為佛,所以所成就的三昧即非一般的禪定,而是隱有佛功德力的念佛三昧。所以從心境能所相應的角度來看,凡夫執有自他色心之異,信心是成就念佛三昧而能見佛的關鍵。
 
  二、從止觀的境智無礙立場來看:境智是相依不二的,境即是智,智即是境,如內心中沒有這種信心(智),就不可能產生感應之境。
 
  三、從信智相資的立場來看:對佛的信心不夠,就是一種所知障,因為錯誤知見的蒙蔽,使我們不認為有佛,因此遮障了我們與佛的感應。而所知障的突破,必須賴由信心的建立。為什麼呢?如澄觀大師在《大方廣佛華嚴經疏》云:
 
「信智相資,他境不動,故名為力,即三昧義……謂欲修念佛三昧,先當正信,次以智決了。」
 
因為信的本身,就是一種知見(解)的抉擇。解也就是智,所以信跟解相應後,信就會變成智慧,所以能破所知障,這是從信而解、解而智、智而力,層層轉進的過程來說明信為諸行的根本,能產生智慧之力,破除遮障,成就三昧力。這就是信智相資的道理。
 
  四、從唯心所現的理論來看:其實就大乘空理而言,不管是唯心緣起也好、法界緣起也好,諸佛菩薩無時無刻不在我們眾生的心海中,據神通和本願,以無量無邊的功德相狀而與眾生相感應。可是關鍵在於,如果眾生不能承認佛菩薩的存在,就無法產生這種感應境界。比方我們觀落日,就觀出一種落日的佛菩薩形相;觀佛像時,若畫的是老比丘像,行者就觀出老比丘相貌的佛形相;畫的是胖胖的彌陀像,就觀出胖胖的彌陀形相;畫的是女人像,所觀出的佛就是女人形相。就觀像來看,我心中所信心的佛是什麼樣態,我所觀出的佛就成什麼樣態。所以眾生信念有佛,佛才能應感而現。
 
  總之,信心,建立起皈依於佛的感應方向,沒有信心,就會錯失佛的存在,因此也就沒有感應的對象,當然更談不上佛的感應。但信心的確立,不單只是從事相上確信有佛,更要如實理解佛菩薩的體性及背後的感應之理,如此才能建立更堅定的信心,對佛菩薩廣大的感應功德更加歡喜、信受。
 
 
柒、結語
 
 
  諸佛菩薩無不時時刻刻以其無量無邊的功德性與我們相應,所相應的,其實法身、報身、化身同時存在。關鍵在於眾生有種種執障,所以不得感應。這些執障,障住我們與佛菩薩相應的層次,所以要能感應,必先除障。
 
  本文對此提出二點重心:一是信心的建立,一是念佛三昧力。信心如同正知見,為我們確立起感應的對象──佛的存在,令眾生在種種執障中,找到佛菩薩的方向,做為眾生與佛菩薩溝通的橋樑,所以在感應說中,信心是第一重要。而依念佛產生的三昧力,則是達成感應的動能,它把行者的心力貫穿到感應的對象去,以禪定力解除眾生的障礙,再輔助相應的空理,即能與佛感應道交。在佛法的修行中,不論是淨土法門、懺悔法門、供養、傳戒等,只要有佛菩薩感應的問題存在,就必須關心信心和三昧力這兩者的成就與否。
 
  所以,透過知見、勝解,建立對於佛菩薩的功德、本願、種種化現的信心,再透過念佛,不斷修行三昧禪定,就能達成佛菩薩的感應。而在這感應當中,會隨著我們的好樂、根性、心量大小、法門而感應到不同層次的佛菩薩功德,而這就完全是眾生個人機感所致了。
 
參考書目
 
1、
《中阿含經》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 
 大正藏第一冊                
 
2、

仙峰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釋惠空 ─ 慈光寺住持 慈光禪學院院長 慈光禪學研究所所長

◎ 提要
 
  念佛法門以其簡單易行和他力救濟的特質,特別相應於現今末法時代眾生的根性。本文擬就簡易和他力救濟兩個特質,做相關問題的思考。首先從三身的立場來說明他力救濟的存在。其次,就念佛方法的差異,所依之理的差異,來說明所成就的境界會有不同。再者,從佛他力普渡存在的立場,進而思惟眾生不得感應,主要關鍵在於眾生自己有障;眾生業障有厚薄不同,所以機感不同,與佛相應的層次即不一樣。只要修習念佛法門,就能招感佛的感應,過簡之說流於無功,念佛法門雖易行,然必須具備應有的資糧,三昧力即為重要之資糧是也。藕益大師的「信願有無是往生與否」說法中,了知「信」在念佛法門中的重要性;並發現信在念佛法門之大乘空理的相應上,有特殊的契入方便。
 
◎ 目次
 
壹、

仙峰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慧宗杲禪師
   生處轉熟

仙峰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在人與人的相處中,要如何能和諧共處,是一門很大的學問。有的人的心性是比較急躁,沒有耐心;有的人是個性溫和但是沒有衝勁;有的人就是天生就說三道四;有的人就是嚴謹剛正……,在一個團體中,要如何讓不同個性的人和平相處,就是一門大的學問,要做這樣的事的人,是要具備非常大的智慧,沒有耐心的人是無法成就這件事的,就算有再好的做事能力也是枉然。

現在寺院中,常見的情形就是有一大堆的住持,收了一些徒弟,教不會、合不來,就又造成一大堆徒弟出去蓋寺院,再收一些徒弟,情形又再輪迴一次,造成一般人對佛教的誤解,好像到處都在蓋寺院。這是現今佛教蠻大的一個問題。

仙峰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an 16 Tue 2007 22:15
  • 感動

最近有因緣到三重居士家結緣,幾周的相處,讓我看到許多的感動。這些建立在法緣、善緣上的感動,是我出家十年來所未見的。

一、建立在夫妻之間的感動:看到喪家女主人對其往生夫婿的用心,從生前到身後事,無不事必躬親,   誦經總是最大聲、最用心,對出家師父的點點滴滴也是用心,對各項佛事等亦復如是。很少看到這麼認真、用心的女主人,是為第一感動。

仙峰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寧可得罪人情,不可得罪因果

仙峰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一個寺院團體而言,向心力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向心力,也許可用台語俗稱的“顧家”來形容,那顧家與愛管閒事有何關聯呢?我想也許就是在於顧家程度上之差別!

仙峰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幾天忙著上台北給信徒指導佛事的進行,才發現原來台北的喪儀社水準之高與居士佛教之興盛,是超過我們所想像的!也許是我們都在南投弘法,所以才會不知道都市的佛教興盛到何種地步!

居士佛教多半以念佛共修為主,不需要出家師父的帶領,而且這些居土林對佛事的進行與配合,從助念到入殮、告別式等,都能與葬儀社配合得很順暢,我想這應該也算是佛教的一種進步。但相對的,也有些居士林對於佛事只認為只要念佛即可,做七等佛事皆可省略,我想這又有些矯枉過正,會造成他人對佛教的誤解,畢竟地藏經上是要我們七七日內為亡者造福,以資前路,所以我想佛教發展的各各面向,是值得佛教界有影響力之士去深思的,畢竟眾生根器不可思議,佛法對治法也是不可思議,單一的發展或是單一法門過度宣揚,還得商榷的!

仙峰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今天有一位皈依信徒,說要供養常住一台spa水療機,說對身體非常好,這台是他的業績獎勵,也不用花錢,師父一再推辭不掉,就只好接受。但這種情形也許會有不同的聲音出現,說師父在享受…等等。身為現代出家人,在物質豐富的台灣,真的應該更精進、更謙卑、也更慚愧的來接受信施,比起大陸或是其他地方的出家人,我們身在台灣,真是幸福!享福之餘,應更積極地再累積福報,不可就享樂下去,與在家人無異!

地獄門前僧占多,大家應更警惕、更精進修行來報三寶恩!

仙峰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晚上有位法師的表妹齋僧,席中有位居士提到:他家附近有間宮,請了一百多位師父在辦水陸法會,建議我們可以去看看。此時有位法師就認為現代宮廟是利用佛教儀式在拉信眾,真正的學佛者,不應去隨喜。

        其實這兩種意見,是建立在對佛教深入認知的不同,一方只是在站在一般初學者的心態,看看也無妨;另一方則是對於佛教近年來的發展憂心,所以才會希望這居士不要去參加。

仙峰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來社會為了國務機要費與特支費問題,可說吵翻了天,故且不論政治上的說法,就制度面來說,確有制度建立不全而造成莫衷一是的問題存在。

   反思寺院的制度也是一樣,古來中國最為人所樂道的就是百丈清規的建立。寺院清規的建立,是為了補助戒律上不足、或是共住管理上的方便而設立。在佛教的制度中,可以說是透過大眾的羯摩之後而形成共識仍至形成清規或共住規約,權力義務是由大家共享,而非由住持一人專權。佛法的精神,可說是現代所追求之民主精神。

仙峰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今天看了某蘭若的部落格,末學心中感慨有許多人在名相教義上去鑽研,固然沒錯,但須知部落格面對的是初學者甚至是沒學佛之人,個人對教義上如果有偏差的話,是會一盲引眾盲的!

為何在仙峰寺部落格中沒有許多教義名相?不是仙峰寺不會,我們寺裡七個人就有兩個碩士,但我們深知自己的弘法面向與道德倫理,有些法義之辨,實不能經由公開之方式來公布,應私下討論為主,否則在一般人對佛教各宗派之教理不清之際,混淆初學者視聽,末學認為真的不妥!

仙峰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好久沒包餃子了!

仙峰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仙峰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今年地藏法會借了南投啟智教養院的禮堂,本以為會諸多不便,但在大眾的成就之下,比以前還要快就收拾完了,讓我們師父可以這麼早就休息,真是感恩!

昨天布置會場時,冷氣都還好好的,但今天一早灑淨完,冷氣就當了,修也修不好,讓大家很克難的完成這場法會。一天下來,大家流了不少汗。

仙峰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現在人間佛教的概念,可說成為現今佛教界之弘法主流,從護生、環保、傳播等,到慈善、教育…,各方面可說是推行得頗為成功。但是別忘了這個世界是五趣雜居地,同時還有六道眾生也跟我們同時存在同一個時空中!在強調人間的同時,也別忘了教導信眾應如何來面對跟我們處於同一時空中之其他道眾生,有可能我們都有機會面臨到相關之問題。

                            傳心 上

仙峰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仙峰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